分享 facebook 過去卅年,
網路行銷
,台商幾全面西進,
排名系統
,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,
系統建置
,造成經濟上過度仰賴中國市場。中美貿易戰延燒,
漸進式排名
,迫使部分台商外移,
排名優化
,也給新南向增添不少動能。中美貿易戰至今延燒逾一年。中國既是世界工廠,也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大市場,美國顯然無法坐視這事發生,部分美國企業在川普政府要求下開始遷移供應鏈。對於以出口美國為主台商,只能配合外移部分生產基地,或者回台生產,或者前往東南亞,是最近台商圈共同難題。 不過,如果從正面角度看,這幾年不少台商因中國大陸製造成本上升,多少都想過外移。如今貿易戰給了大家外移的條件,對個別台商言是增強動機。另一方面,紅色供應鏈崛起後,台商優勢逐漸削弱,但現在中美間針鋒相對,台商無疑多了些喘息機會。以台灣的PC產業為例,儘管PC代工商機式微,但在需求高成長的雲端伺服器方面卻是訂單滿手,包括Google、臉書等網路巨擘,都仰賴與台灣廠商合作,主要是因這類產品要求的安全、品質很高,且基於國安考量,美企很難再委由中國供應鏈生產。貿易戰後,預期美國與台灣在這類資通訊產品合作還會持續增強,但台商基於對中國市場的熟悉及已建立的基礎,還是有機會服務中國品牌商,這確實是別的國家不易擁有優勢。美中貿易戰促使台商回台投資,學者指出,政府應吸引能為台灣提升薪資的台商,追求低人力成本的廠商可前往東南亞發展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面臨這波可能有如大航海的台廠大遷徙,政府應該要有更宏觀戰略思維與更積極部署。日韓政府基於在中國市場缺乏優勢,十多年前就有計畫布局東南亞,以國家級力量協助民間建立海外製造基地,例如日本在泰國設立汽車製造基地、韓國三星電子在越南建立龐大電子製造產能,也增加日韓青年的東南亞經驗。台灣應該參考日韓作法,除了協助台商南移,也應同時幫助台灣新創與年輕世代藉機南進。這幾年來,東南亞網路市場發展迅速,台灣一些數位新創公司,也嘗試想前進東南亞。但因缺乏熟悉東南亞人才、又欠缺大型產業支持,很少成功落地。過去年輕世代,如果要尋求台灣以外機會,幾乎只有中國大陸選項,到其他國家發展機會很少,也多少造成台灣欠缺國際化經驗,創業家很難以中文以外語言發展事業,但現在可說是新創前進東南亞的新契機。隨著傳產與製造業大舉遷廠到東南亞,勢必有不少工作需要年輕人加入,台灣年輕世代有更多南向機會,希望台商不要只把東南亞當工廠,也應視東南亞為市場,產銷都能落地。年輕世代具備網路與數位能力,成熟世代熟悉生產製造、掌握企業資源,這其實是很好的世代合作契機,預期幾年後,不同世代將有更多機會在海外合作,讓台灣逐漸外流的人才,最終轉化成前進新市場人才。此外,台商與新創企業資源有限,政府也要注意引導民間集中地點與資源。東南亞幅員遼闊、市場差異大,若戰力過度分散,不易產生綜效。例如,可協助製造業集中越南、泰國少數基地,電商產業可選擇泰國、馬來西亞等華人較多市場,若台商想挑戰經營單一大市場,則可協助直接去有兩億六千萬人口的印尼。對長期將「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」的台灣與台商來說,此是一個意外契機,有機會重新調整生產製造與市場布局,這正好也與政府希望推動的新南向不謀而合。無論是政府單位或企業,都該把握這一新局,創造一個屬於台灣、新的大航海時代!(作者為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)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