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參與審判是司改重點,
燈籠模組
,但至今仍未能落實。圖為高雄地院2016年舉辦人民參審活動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廿一世紀以來,
債務協商遲繳
,台灣總統大選歷經三次政黨輪替,
加拿大高中遊學
,選舉過程「司法改革」總是重要議題。然而,
溫哥華遊學
,政治人物選前大喊「凍蒜」,
明緯電源
,選完大多「不算」。二○一六年,
親子遊學
,蔡英文總統就職演說談及司法改革,
Q10推薦
,滿場聽眾最捧場、鼓掌最大聲「人民有感」。同年,
台北收購中古車
,總統親自召集「司改國是會議」號謂「打破傳統」,
投光燈
,廣邀各界人士多元參與宣稱「史無前例」。然而,敲鑼打鼓響滿天,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的「人民無感」。 司改國是會議「總結報告」,標示司改核心在於「人民司法」,強調優先推動旗艦法案「人民參審」。現今,台灣走向牽動東亞局勢國際關注,總統、立委選舉社會總動員「全民參與」,行政、立法權力親美或近中由「人民頭家」決定。然而,司法審判同樣展現國家主權、形塑本土公平正義,台灣人民參審仍是政治口號、空頭支票,人民依然無法自主決定、當家做主。司法改革不能畫錯重點,司改推動不該本末倒置。日本人民參審「裁判員」制度,其司改決策確立迄今廿年,制度運行已然十年。今年十二月,該國最高法院「裁判員」實務現況統計,該國民眾曾列參審候選者達二九○萬人,經獲抽選參審人數有一二七萬餘人,進到法院接受資格審查者約卅五萬人,實際參與案件審理評決者計九萬餘人。同時,一四六二三件人民參審的殺人、強盜、毒品、瀆職等等重大犯罪,被告判決死刑者卅七人、無期徒刑二三七人、廿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七二人。對照日本人民參審的實施狀況成果,類如台灣總統級「扁案」關不了、放不掉的審判爭議,或者「小燈泡案」死刑與否、是非黑白的終極刑罰,並非侷限審、檢、辯小圈圈的「自我感覺」,也非朝野惡鬥、黨派利益的「政治思維」,而是反映士農工商普羅大眾的「全民法感」。現今,阿扁全台「趴趴走」當作是「練身體」,「選舉助講」號稱「最好的治療」,大吃司法「豆腐」,挑戰人民常識。小燈泡母親認為社會防護網不足但盼被告判死,惟法庭審判咬文嚼字「教化可能性」、忽視了被害人心聲。然而,司改「國是會議」不僅「人民參審」議而不決、決而不行,同時「扁案爭議」不能談,「死刑量刑」不敢談。一九九九年日本政府以「明治維新」的格局、視野進行司改,建置「人民參審」制度,強調尊重人民心聲、人民法感與人民言語,現行審判大致三天審結、簡單易懂並能獲致公信。台灣總統大選即將進行辯論,不難想像朝野候選人唇槍舌劍、激烈攻防,但猜想台灣司法人民不信應該立場一致,彼此認同。近來司改三大懸案 人民參審、扁案爭議、死刑量刑,總統候選人應該給選民明確答案。「輸人不輸陣」日本可以、台灣也行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