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應吸引更多來台參加會展的商務客。 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從大陸官方限制陸客來台自由行、暫停參與金馬獎,
北區 活動 公司 推薦
,年底前不知道還會有什麼影響台灣的措施會頒布。本來當政者該推出合適的政策安定人心,
台灣燈會
,但卻提旅遊補貼方案,
企業 形象
,不但無法解決問題,
仿真毛流髮際線
,更是本末倒置。從觀光局公布的來台旅客消費資料,
食物 影片 拍攝
,可發現兩重點:其一是在台平均每人每日消費,
租借 攝影 棚
,以國際會議或展覽目的旅客在台消費力最高;其二則是從購物費觀察,
logo很相似
,最多的是大陸旅客。若是對比觀光局公布的來台旅客目的統計,
註冊商標費用
,更可發現參與會展的主要客戶是日本客,
仿真髮際線
,但若是從觀光目的的消費總額,其實不到陸客的三分之二。 過去的補貼政策,多半在住房及交通,但從筆者從事會展相關產業經驗,會展的參與者因多半是由公司公務經費支應,且都必須先規畫參展目的及經費預算。甚至像日本這樣嚴謹的國家,並不會隨便因為台灣有補貼就讓來台員工升級住宿,或是多給零用錢在觀光消費上,甚至也難有足夠時間去觀光旅遊。因此這樣的補貼政策,不但幫不上業者,也無法吸引到更多因會展或業務來台的國際高端商務旅客。若是想讓更多國際商務人士來台參展或尋求業務合作,真正應該投入經費的,是提升台灣會議展覽水平,甚至創造更高度的會展主題,讓國外公司提升來台參展、參與會議或獎勵旅遊的意願,同時才能連帶影響周邊產業提升。甚至應該將台灣的視野高度提升,不要因為意識形態傷害了仍然願意與台灣合作的對岸企業關係。就如同已被公認為世界會展中心的新加坡、德國或是成長中的上海,都會避免立場傷害會展市場發展可能性。當然,原來屬於旅遊觀光的市場,是否在失去更多陸客後,真的靠補貼就能挽回,其實答案是值得討論的。尤其是之前那種各縣市雨露均霑,但其實對受傷最深的像台北、高雄、花蓮這些地方並不一定能回補。但每一筆預算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,就如同現在「國旅卡」爭議,有許多非觀光業的從業人員,不但沒有受到獎勵補貼,甚至因為整體經濟的影響,反而更無法使用到這些資源。補貼政策是否還是好的選擇,該更謹慎思考了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