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法院新會期昨天開議,
高雄打掃
,照例上演杯葛戲碼,
金庫
,行政院長江宜樺的施政方針報告,
影印店推薦
,硬是被拖到下午才上台。不過,
開刀的傷害
,比起上會期江揆六度赴立院上不了台,
加濕
,已算「進步」許多。
憲法規定,
珍珠奶茶原料
,「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;立法委員在開會時,
台中土地
,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」。這不僅是權力分立,也是權責劃分。
民主國家的國會,杯葛雖是常態,但我國憲法規定行政院長向立院施政報告,那是憲法上的義務,如果連這個都杯葛,等於免除閣揆的憲政責任,反而便宜了內閣官員。
昨天立院開議,因台聯黨團不滿高中歷史課綱微調,阻擋江揆上台;列席備詢的官員不是聊天、看公文,就是滑手機,中午到了還有便當吃,其實樂得輕鬆。
更嚴肅的是,閣揆無法施政報告,立委就無從行使質詢權,本該立委問政的議場,頓成官員休息的會所,如果這不是「空轉」,什麼才是「空轉」?
在野黨抗議馬政府修改歷史課綱程序失當,容或不無道理,但以此理由全面杯葛閣揆施政報告,卻同樣欠缺說服力。即使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,也至少該讓此事有質詢或聽證的機會,強力杯葛反而阻礙後續總質詢或委員會的進行,根本搞錯方向。
所幸,民進黨立委也知道,就算反對「黑箱」調整課綱,回應手段也不必阻撓議事,更有效的方式,應是透過質詢,對行政院或教育部長蔣偉寧提出抗議及質疑。
立院開議日,閣揆施政報告是履行憲法責任,本是莊嚴大事,卻因杯葛變成慣例,竟一再上演鬧劇。終於,有立委想通了,知道質詢比杯葛更有用,回歸憲法才是正辦。如果理性問政可以抬頭,國會的議事文化,或許還有一點值得期待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