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:廣濟橋。 記者汪莉絹、曾玉玲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廣東潮州市東門外的廣濟橋,
安心旅遊補助
,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,
豐原植睫教學
,該橋集梁橋、浮橋、拱橋於一體,
型錄印刷
,相當獨特。橋梁中段是用船連成的浮橋,
高雄裝潢打掃
,可解開讓出航道,
花蓮太魯閣
,是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大橋。橋上又有造型各異的亭台樓閣,
高雄清潔公司哪家好
,可兼作商鋪,
進口水
,故有「廿四樓台廿四樣」、「一里長橋一里市」的美稱。當地民諺稱:「到潮不到橋,
系統家具裝潢
,枉來走一遭。」廣濟橋在潮州的地位,
除碳清洗
,可見一斑。廣濟橋俗稱「湘子橋」,橫跨韓江,聯結東西兩岸,為古代閩粵交通要津。 梭船連成的浮橋 記者汪莉絹、曾玉玲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相傳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(1171年),初為浮橋,由浮船連結而成;此後歷任州官陸續自兩岸向江心修築橋墩,明宣德十年(1435年),潮州知府王源主持大橋重修,加固23個橋墩,並於橋上修築樓閣12座,橋屋126間,江心急流處,仍用24艘船連結為浮橋。橋修好後,統一稱為「廣濟橋」,寓意為「廣濟百粵之民」。夜裡廣濟橋光影秀,美輪美奐。 記者汪莉絹、曾玉玲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明嘉靖九年(1530年),州守丘其仁減去浮橋用船六隻,自此形成「十八梭船廿四洲」風格。當地有詩稱:「湘江春曉水迢迢,十八梭船鎖畫橋。」「湘橋春漲」,被列為古代「潮州八景」之首。當初廣濟橋建造之難,被認為是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因此潮州民間有許多「仙佛造橋」的傳說。諸如,某天韓湘子(代表道教)和廣濟和尚(代表佛教)鬥法,兩人從東西兩岸比賽誰建的橋墩多,但雙方鬥法激烈,最後沒把橋蓋成,江心只能用梭船連接,比賽也不分勝負,於是橋東岸的居民稱之為「湘子橋」,西岸稱之為「廣濟橋」。廣濟橋夜景 記者汪莉絹、曾玉玲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隨著時代變遷,廣濟橋幾經修築,1950年代曾拆除十八梭船,改建為鋼梁式橋梁,以通汽機車等。2003年當地政府重修該橋,復原為明代風格,並定位為旅遊觀光步行橋,再現梁舟結合、重瓴聯閣的華麗風姿。2007年竣工後的廣濟橋,分東西兩邊梁橋,東邊梁橋長約23.35公尺,有橋墩12個和橋台一座;西邊梁橋長137.3公尺,有橋墩8個,中間由十八艘梭船連接而成浮橋,能開能合。重現的十八梭船浮橋,由兩邊橋亭的機械纜繩鎖緊固定,每天下午四時左右開啟,讓過往船隻自由通行。廣濟橋頭 記者汪莉絹、曾玉玲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除了梭船浮橋和亭台樓閣,廣濟橋上還有一隻鉎牛。相傳古時韓江水患頻繁,大橋屢屢受損,當地人遂鑄一對鉎牛以「鎮橋御水」。後來有一隻鉎牛被洪水沖走,下落不明。當地有民謠稱:「潮州湘橋好風流,十八梭船廿四洲,廿四樓台廿四樣,二隻鉎牛一隻溜」。近年,當地為增添旅遊資源,著墨於廣濟橋夜景,推出光影秀;在七彩炫目的燈光裝點下,寧靜古樸的古橋,煥發出不同姿態,美輪美奐,流光溢彩,動人心弦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