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因改造食物因對人體健康影響尚無定論、外界議論不斷,
粉絲團經營
,大陸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日前坦言,
自然排序
,儘管大陸擁有十八億畝耕地且農作物連九年增收,
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
,仍不足以應付旺盛的食物需求,
自然排序
,糧食產出與需求矛盾突出下,
社群行銷達人
,現已不允許中國擱置發展基因改造技術。
大陸官方對轉基因(基因改造)技術的發展態度向來是:加快研究、推進應用、規範管理、科學發展;然基因改造產品的安全性仍爭論不休,質疑者稱,恐危害生物多樣性,且無法證明不代表將來就安全,甚有激進論點稱,基因改造技術是跨國農技公司的騙局。
吳孔明日前從大陸耕地產量與糧食成長分析表示,中國現有十八億畝耕地,且過去九年糧食產量出現九連增,但去年大陸的大豆進口量是五千八百多萬噸,再加上稻米、小麥、大麥、油菜等共進口八千萬噸,換算成耕地需要八億畝地。
若不進口而想自給自足,大陸要新增八億畝地、現實上根本不可能,吳孔明指出,現實的中國國情決定了大陸不可能像土地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一樣,用傳統一些方法來滿足自身糧食需求,出路是必須透過現代高新技術支撐農業發展。
面對大陸民眾質疑基因改造食物的安全性,吳孔明認為,抵制轉基因技術帶來的結果會是,為了在旺盛需求下保證糧食自給,中國不得不放棄油料、棉花等一大批經濟作物的產量安全,而改種糧食作物,「對中國,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」。
此外,全球糧食產量是否足以供應中國也是問題。
吳孔明指出,中國可以向巴西、阿根廷、美國和加拿大等四國進口大豆,但若是採購小麥和玉米,則只剩美國與加拿大可選擇,如果是進口稻米,全世界大米都賣給中國,也吃不了幾天。
吳孔明指出,中國的糧食進口依靠美國和加拿大,「你們覺得可行嗎?」他還表示,在分散糧食進口的戰略安全考量下,中國已經放棄生產大豆,現隨著缺口加大,其他農作物可能全都要用來保糧食,將來壓力會越來越大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