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市的政治風華提升不了它的經濟風光,
便宜網站
,高雄市公債已飆升逾二千九百億,
油甘
,高雄花的錢不比其他直轄市少,
鴨賞
,欠的錢卻是最多。 圖/聯合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高雄「全台第二大城」的位子岌岌不保,
網站租用
,即將被台中市追過,
網路行銷
,兩市人口差距僅一千多人。也正因為人口成長遲緩,中選會最近計畫重新劃分立委選區,高雄市極可能因此減少一席立委,引發當地立委反彈。如果真的被削減一席立委,未必不利高雄發展;但真正值得注意的,是為何高雄保不住人?根據去年的人口統計,新北市穩居全台第一,將近四百萬人;第二名的高雄和第三名的台中,人口相差三萬人。但從人口成長數看,台中去年增加二萬二千餘人,高雄僅增四百五十多人;由於增減速率未變,至上月底高雄只比台中多一四○○人。據估計,台中市人口今年隨時可能超越高雄,變成全台第二大城,也對照出高雄的遲滯。對此,高雄市長陳菊的解釋是:「台灣正面臨少子化、高齡化的現象」。但少子化、高齡化是全國性現象,主要呈現在鄉村人口流向都會,為何高雄也如此?當然,比起去年人口負成長九千多人的台北市,高雄市失血不算最嚴重。但台北市周遭的新北、桃園人口都大幅成長,可見這是北部都會間的人口流動;由於交通便利,人口往低房價地區移動。反觀整個南部地區,人口負成長居多,屏東甚至連續十五年負成長;而應扮演磁吸角色的高雄、台南二都,去年人口成長加總不到一千人。這難道不奇怪嗎?從人民感受最直接的家戶平均所得看,或許可以發現局部答案。從一九九八年到二○一五年的十八年間,北、高和後來升格的四都比較,高雄有十二年的時間名列第五名,只勝過「難兄難弟」台南,另有六年時間排名第四。同一時期,高雄家戶平均所得負成長的次數,則是六都之冠的八次。僅論家戶平均「可支配所得」,高雄市也只勝台南,排名第五。此外,高雄二○一六年總預算規模和居民平均分配預算都在六都排名第四,但總負債和平均居民負債卻均高居全國第一。二○一七年的統籌分配稅款,高雄獲得的經費是六都第二,僅次於台南。換言之,高雄花的錢不比其他直轄市少,欠的錢卻是最多。最近網上流傳一篇文章,說過去高雄自誇是「幸福城市」,但這個稱號如今卻變成一種嘲諷。以年輕人首份工作平均薪資來看,高雄硬是比平均值低了四千元。高雄街道寬,市容光鮮,房子便宜,人工便宜;但換個角度看,不也是虛有其表?對於這樣的批評,在高雄執政近廿年的民進黨當然不會服氣,但眼前的事實是,高雄政治風華卻提升不了它的經濟風光,如今拚命要爭「第二大城」,已無意義。高雄會落到今天的局面,產業轉型失敗是主因之一。過去高雄以重工業為主,擁有中油、中鋼、中船等國營事業為基礎,加上全國第一大港加持,因而得以迅速發展。十八年前,高雄港的貨櫃吞吐量曾排名世界第三,僅次於香港和新加坡;但一轉眼,今天已跌到第十三名。遺憾的是,高雄並不珍惜原有的經濟基礎,一味想要擺脫「重工業」,卻無法提出新的替代發展方向,等老本吃完,經濟也蕭條了。其次,是執政者太強調「煙火式建設」。不可否認,高雄市今天的市容確實較過去光鮮亮麗;但是,這些花大筆公帑創造出來的文青建設,卻未必實用或具有深層帶動效果。高雄的輕軌、捷運都是鉅額虧損,辦過世運後,設計驚豔的「龍騰體育場」幾成為蚊子館。其實,施政若只求「被看到」,炒短線、缺乏效益的結果最後終會降臨城市。如今,前瞻基礎建設八千多億預算中有將近兩千億要投注在高雄,怎不教人擔心?只重表面的城市發展,最後,就是市民「用腳投票」,離開家鄉,到外地謀生。再多自我美化或卸責於人的話術,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