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消基會針對台灣的鮮乳到底新不新鮮做了一番分析,
海報 台北
,吵來吵去最大的原罪就是我們把殺菌後的奶稱為「鮮奶」;歐盟規定牛乳只要加熱超過攝氏四十度就不能用新鮮(fresh)這個字,
資料櫃
,只能稱為牛乳或牛奶,
絕緣手套
,唯一的鮮奶就只有剛擠的生乳。日、美都有相似的規定。既然不能用「鮮」,
噴碼機
,也就沒有怎樣加熱才是新鮮的爭議。剩下來的問題是生乳要如何殺菌最好?殺菌最主要的目的是安全,
油壓切刀
,不同的殺菌方式會影響生菌數殘留及保存期限。牛乳是蛋白質及鈣重要的營養來源,
收納箱
,許多研究已經指出不同加熱方式對牛乳營養差異不大;但許多報導講到的牛乳加熱溫度越高,
牛樟芝軟膠囊
,營養越少,
植物工廠
,主要是針對機能性。牛乳蛋白質約有廿%的乳清蛋白,包含免疫球蛋白及乳鐵蛋白,具有免疫調節等功效,但這些蛋白加熱到攝氏八十度以上會變性,功效降低。營養跟機能性不能混為一談。為什麼台灣鮮乳九十%以上選擇超高溫殺菌(UHT),而不是巴氏殺菌?主要是台灣高溫潮濕,採巴氏殺菌需要有品質優良的生乳及後端完整的冷鏈銷售,包含運輸到賣場販售,全程需要攝氏七度以下,否則鮮乳很容易壞。目前有些環節,例如大部分賣場採開架販售,溫度都無法全程攝氏七度以下,加上超高溫殺菌鮮奶風味較濃郁,巴氏乳風味較清淡,在安全及口感等考量下,乳廠多採超高溫殺菌。台灣能不能跟歐美一樣修改法規稱鮮奶為牛乳就好?我認為很困難。在台灣,牛乳是所有乳製品的統稱,保久乳、調味乳及乳飲品都可稱為牛乳,若鮮乳也稱為牛乳,消費者可能更混亂。鮮乳不管如何加熱,最重要是標示清楚,衛福部已規定加熱方式要標明,讓消費者自己選擇。另外,消基會報導使用超高溫殺菌的鮮乳可延長保存期限,是不正確的。延長保存期限在各國的定義,除了殺菌方式外,還要配合包裝充填的乾淨無菌程度,不是所有超高溫殺菌鮮乳都可延長保存期限,也不建議消費者過期鮮奶繼續喝。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