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進黨立委邱志偉指出,
,各縣市榮民之家有一千三百卅四床空床位,
,但全台有將近四萬七千名位獨居老人,
,盼榮家能釋出閒置床位,
,照顧弱勢獨居長者;退輔會官員回應,
,已發函給各縣市政府,
,可釋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的床位。
邱志偉昨天舉行記者會表示,
,台灣面臨人口老化,
,政府必須關注長者照護問題。呼籲退輔會與內政部跨部會資源整合,開放榮家床位給獨居老人使用,「讓老有所養」。
退輔會第二處副處長厲以剛回應,退輔會從二○○八年起,就已經開放榮家空間,提供日間照顧、臨托服務給社區長者。
今年三、四月,榮家已去函各縣市政府,表示可釋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床位可供運用,如果當地失智、弱勢老人有需求,盼地方政府協助轉介。
厲以剛表示,舉例來說,榮家已跟屏東縣政府簽署備忘錄,提供六到十二床給屏東縣失智老人,讓床位盡量不閒置。
邱志偉要求退輔會在一個月內了解地方政府的需求,並於三個月內提出報告;厲以剛說,近日將再發一次函給地方政府,希望讓有需求的老人能得到妥善照顧。,
報系資料照 分享 facebook 行政院長賴清德宣誓要解決少子化問題,
,首先我們要了解台灣人口趨勢的幾個關鍵數字。第一,
,台灣的生育率從1960年代的七人(育齡女性平均生七人)開始下滑,
,一開始是合理的。台灣比較無法令人理解的大約是1996~1997年,
,那時台灣的生育率大約是兩人,
,此後除了2000年的金禧龍年略微回升,
,幾乎一路下滑,
,一直到2010年,
,這段時間的下滑較不尋常。不尋常是,
,這段期間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條件,外在衝擊都很像,但台灣生育率就是跌得比人家快。2003年,台灣的出生率掉到1.23人,按照歐洲國家的經驗,如果生育率掉到1.3人以下,是超低生育率的門檻,換言之,台灣在2003年就掉到超低生育率的門檻了,也就是在那個時點開始,台灣被聯合國列為全球生育率前十低的國家,一直低到現在。當時的政府,幾乎沒有因應少子化的特殊作為,只有例行的社政與衛政,媒體報導也極少;在這個「時間點」下錯過了推出鼓勵政策是一件很糟糕的事,因為只要掉到超低生育率門檻1.3以下,之後政府做再多鼓勵措施,效果是非常非常有限的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生育率大約維持在1.6~2.0人間,他們把生育率1.6人當成警戒線,盡可能不掉到警戒線之下。為此,歐洲推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,包括補貼,公共托育政策等,都是在那個時候產生的。事實上,當生育率低於1.6人時,各種鼓勵政策就已不大有效果,如今台灣生育率又低於1.3人,有什麼效果就很難說了。從這些關鍵數字的趨勢來看,台灣已錯過了可以鼓勵生育的最佳時間點;那為什麼台灣當時不會想到呢?第一,因為台灣人口密度很高,大家都以為要讓人口密度減少,才有利於降低國土的承載壓力,這個觀念是對的。但很多人誤以為鼓勵生育,台灣人口數量會增加,其實鼓勵生育只是讓生育率不要再繼續跌下去。因為即便現在再怎麼鼓勵生育,台灣的生育率已不可能回到兩人,更不可能超過三人,或達到四人;因為只要生育率低於2.1人,人口遲早是負成長。日前,賴揆說要推動私幼公共化,藉此降低育兒壓力,這是予以認同的,國家的確該推動公共托育政策,但公共托育是社會福利,是支持家庭的,但不必然會提高生育率。現在台灣生育率低最主要的兩個問題是,第一,結婚率太低,去年新生兒19.3萬人,有半數嬰兒的出生,是在父母親結婚後一年內出生的。因此看結婚率的變化,就可以推估新生兒的數量。例如去年結婚數又比前年更少,可以大瞻預估,今年新生兒大約只剩18.5萬人。現在台灣適婚年齡25~35歲間的年輕人,只有三成有結婚,但台灣生育有96%以上是婚生子女,生育率與結婚數是息息相關的。第二,台灣缺第二胎,一般人結了婚之後,通常會生一胎,時間點不一定;但要生二胎時可能年紀大了,或是養不起,經濟因素更重了。因此,解決台灣出生率過低的問題,第一個要鼓勵結婚。現在很多學生一直賴在學校,憲法也沒說學生不能結婚,但華人的習慣就是你沒完成這個階段,就不會進入下個階段。現在年輕人在學校時間愈來愈長,結婚時間一直往後退,所以一定要打破這個觀念。例如,西方社會每個大學都設有「有眷宿舍」,但台灣沒有一所大學有,所以就視為念完書才會結婚。再者,政府對第二胎的生育,如果能在35歲之前,一定要給予「重賞」,補助要加碼。(本文由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口述,記者吳馥馨採訪整理),
陳金鋒(左)、紀政(右)受邀傳遞市運聖火。 記者施鴻基/攝影 分享 facebook 105年桃園市運動會昨天登場,
,為期4天。昨天開幕式邀請職棒選手陳金鋒、飛躍的羚羊紀政傳遞聖火,
,市府各局處啦啦隊賣力表演,
,全市13區進場也都展現各地特色和活力,
,氣氛比歷年熱鬧。市運開幕前,
,先由市府局處啦啦隊展現青春活力演出;隨後13區陸續率隊進場,
,其中桃園區的土地公娶親陣容盛大,
,前方是傳統表演,
,後方搭配美式啦啦隊,
,拿下創意獎;平鎮、楊梅龍潭、蘆竹及復興各自展現新住民、客家、閩南及原住民特色,猶如嘉年華。「這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市運會!」市府資深員工透露,過去頂多變裝進場,偶有歌舞,從沒那麼熱鬧過,近1小時的進場儀式,他們手機拍到快沒電,「太精采了」。市長鄭文燦說,今年市運參賽人數約4500人,競賽項目包括田徑、游泳,市府各局處、區公所也組隊參加趣味競賽,近期天氣炎熱,選手們很辛苦,但會留下美好回憶。他說,市府希望運動成為市民生活中必要元素,形成桃園城市特色。桃園108年將辦全國運動會,各項運動場館整建、選手培訓2年內會逐一完成,屆時將辦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運動會。龍潭區出動耆老,最高齡參加者92歲。 記者施鴻基/攝影 分享 facebook,
Pandora網路廣播應用程式(App)的舊金山智慧手機用戶,
,即使搬到紐約好幾個月,
,手機還是收到加州餐廳的廣告。這凸顯廣告主通達行動用戶的挑戰:隨著用戶遷移,
,大量地方廣告也跟著失效。
美國的行銷業者每年砸下24億美元依地理位置刊登的行動廣告,
,Pandora不過是行動廣告不彰的例子之一。根據行動廣告網路業者Thinknear的最新調查,
,近65%的地方行動廣告出現在不該出現的位置。
市調機構Emarketer分析師包爾說:「地方行動廣告支出日益增加,
,但廣告主對於『地方』的定義不盡相同。想鎖定特定地點的某個街角附近範圍,
,廣告主就該進行研究。」
行動廣告對搶攻龐大行動用戶荷包的開發商、廣告主,
,以及臉書和Google等大型網路業者來說意義重大。消費者已逐漸捨棄傳統電腦,
,改花更多時間在App、社群媒體或手機網頁上。
Pandora允許廣告主鎖定用戶註冊時的郵遞區號,但用戶遷徙時若未更改郵遞區號,手機出現的廣告將持續錯位。
Thinknear調查顯示,用經緯度鎖定特定地點用戶的行動廣告,只有34%精準度在100公尺內。
Blue Chip全球行銷公司數位部門副總裁范赫希說:「這絕對是項挑戰,業者必須清楚自己的合作對象,抽絲剝繭,了解如何運作。」
Pandora產品經理克羅茲克表示,大多數的廣告主目標是做全國性的大規模廣告,無意鎖定某個城市的特定地點用戶。為了增進廣告效益,Pandora已開始追蹤行動裝置的IP位置,必要時會請用戶更改郵遞區號。,
TVBS「食尚玩家」旁白哥阿松和朋友合資開包子店,
,他參與美食節目多年,
,對美食自有獨到的鑑賞品味,
,朋友負責技術,
,他則負責行銷:「我朋友的爸爸是樹林一家烘焙店的老師傅,
,所以店裡的包子有古早味,
,我的味覺比較敏銳,
,我就負責把店推廣到大家都知道。」阿松對投資金額堅持不鬆口,
,笑說是機密:「和我合開的朋友年輕時是浪子,爸爸幫他還掉千萬負債,沒想到他爸後來罹癌,他接下家裡的烘焙店,才知道以前爸爸有多辛苦,他想把爸爸的口味傳承下去,我聽了也覺得他很有心,所以就一起合作。」他坦言美食節目做多了,嘴確實很刁,對自己的美食鑑賞力也有信心:「畢竟我吃過這麼多東西,可以告訴大家有哪裡不一樣」,他嘗了朋友做的包子覺得味道不錯,也被朋友孝心感動,因此決定投資。店面將在7日下午4點開幕,「食尚」主持群浩角翔起還有哈孝遠等人屆時將為阿松站台,替店打響名號。阿松和朋友合資開包子店。圖/摘自阿松臉書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今日星話題→「女神簽名會有求必應 十指緊扣也ok」,想看更多請戳這!,
隨著消費者口味轉變、業界競爭日益激烈,
,速食業者都正積極創新修改菜單,
,包括麥當勞正考慮調整國內菜單、增添在地化與客製化元素等。Belus資本顧問公司首席股市策略師索齊指出,
,速食業明年將掀五大潮流:
●冷飲變革:速食業多年來都只提供氣泡飲料和檸檬紅茶,
,但明年起,
,百事的新低卡冷飲(例如Sobe氣泡冰茶和Lifewater)將成為速食套餐的飲料選項,
,有望引起想嘗鮮的顧客興趣。
●迎合千禧世代:百勝集團(Yum)日前暗示將行銷必勝客(Pizza Hut)為千禧世代設計的新產品,
,這些產品可能包括為忙碌一族打造的「可攜式披薩」,也可能提高菜單多元性。
●複合品牌:許多業者都正迅速成為品牌管理業者,水牛城雞翅等企業都有意把小型新興品牌納入旗下,讓集團組成更多元。企業主正密切關注併購機會,投資人也將看好有藉購併提振成長雄心的餐廳。
●提高忠誠度的回饋方案:許多企業祭出回饋方案,以提高顧客忠誠度,頗有斬獲。但若市面上回饋方案太多,消費者就須做出選擇。
●語音點餐:達美樂已推出手機語音點餐應用程式「Dom」,之後也可望結合蘋果的智慧手表,預料將引領產業潮流。畢竟,讓顧客買東西的流程愈簡單愈好,因為沒人會喜歡在訂購披薩時,還得連戳五次手機。,
切除子宮肌瘤是小手術,
,卻有醫學中心醫師鼓勵病患試試傷口小、恢復快的達文西手術,
,竟要多花15至20萬元。國內各醫院爭食健保總額大餅,
,在所得有限情況下,
,各醫院儼然變成搶錢中心,
,部分醫師有如超級業務員,
,猛推自費搶業績。
醫院自費項目繁多,
,大從人工關節、人工頸椎、特製心血管支架等數十萬元耗材,
,或是要價10幾萬元的達文西手術,
,小至手術後的保溫毯、石膏,民眾若想要求高品質的醫療,就得多花錢。
北部一家醫學中心被病患批評有如「搶錢中心」,病患切除子宮肌瘤,手術難度不高,醫師鼓勵自費達文西手術,但必須花近20萬元。術後病患先生又被勸說多買條保溫毯,又花3000元。
有名中年男性騎車意外,造成小腿骨折,這家醫學中醫師手術後,不斷強調新式石膏的固定效果多好,傷者考慮後續還要多次回診,不想罪醫師,結果多花3000元。
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,督保盟最近就接到一起投訴,北部某醫學中心向一名低收戶入患者強力推銷價值26萬元的人工椎間盤,結果患者術後無力負擔,又被醫院催討。
滕西華指出,分析國民醫療保健支出成長幅度,可發現醫院為了賺錢巧立名目,常要病患及家屬多選擇高品質的自費醫療耗材或手術。就有人訂製一根特殊心血管支架,結果要自費40到50萬元。
人工頸椎也不便宜,一名50多位公司中高階主管,因為脖子痠痛就醫,檢查發現頸椎嚴重退化,必須更換人工頸椎。結果還是自費比較好,一節25萬元,換了兩節就要50萬元。,
砷化鎵廠F-環宇(4991)昨(1)日公告,
,已與三安簽約,
,在一定條件完成後,
,將與大陸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100%持有的蓋曼子公司SAIC Acquisition,
, Inc.合併,
,並在台灣下市,
,預計今年8月底前完成合併。據了解,
,由於環宇的砷化鎵元件有出貨給美國國防部和波音公司,外界擔心這件合併案會生變,致使合併案宣布後股價下跌,昨則收92元、上漲0.3元,與三安集團現金收購價位約107元相比,折價約15%。法人表示,環宇的規模不大,加上三安集團也曾併購美國的LED公司,合併案的阻力應該不會太大。不過,會計師表示,F公司的股東因合併換得股票對價扣除股東原始投資成本是股利所得,依規定F股的股利所得是「國外應稅所得」,所以應列入最低稅賦。換句話說,合併基準日前賣股,算國內證券交易所得免稅,之後出售算國外股利所得就必須課稅,可能會使環宇的市價和收購價的價差大。此合併案是100%現金合併,合併契約約定,三安以合計2.26億美元交易總價取得環宇全部股權,每一普通股對價約3.32美元。環宇公告,蓋曼SAIC Acquisition,Inc將與環宇合併,為達到整併目標,合併後將成為三安集成100%持股子公司,三安集成將是環宇的唯一股東,在合併基準日時,環宇將因合併而終止櫃檯買賣。,
新竹市政府辦國際風箏節,
,今天登場美、德、日、韓、新加坡、泰國、馬來西亞與台灣共8國風箏好手,
,在寬廣風箏賽場同競技。馬來西亞的三葉蟲和新加坡的巨龍風箏都超過30米,
,逾20米則有德國的魔鬼魚、台灣風箏隊的章魚、海綿寶寶以及造型串聯風箏等,
,讓新竹漁港天空好繽紛。「繽紛風箏,
,大展童趣」德國Andreas說,
,他設計以海洋類的風箏為主題,
,主要以「繽紛色彩」來選擇風箏色調,
,無論是大人或小孩,都能感受到顏色的魅力。印度風箏好手Abdulla Maliyekkal表示,他經常到國外展示風箏,至少已經有參展10次以上經驗,這次來台參加風箏節,特別選以風箏「India Dancing Girl」為主題,一展印度傳統文化。美國風箏好手Pon Spaulding與泰國籍妻Baew Spaulding,展出泰國榴槤地景風箏。他們說,他與妻子都很喜歡風箏,到超過15個國家以上「放風箏」。今天來新竹參加國際風箏節,特別以「巨型地景風箏」,讓民眾看到「在地方飛」的風箏,別有一番風味。「嗡嗡嗡!」越南風箏好手阮文惟說,他帶來越南傳統風箏,風箏上運載有竹筒,飛上天時發出嗡嗡聲響,與一般的風箏很不同。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,現場有台灣特技風箏排字秀、泰國榴槤地景風箏、日本的浮世繪平面風箏等展演,堪稱年度「風箏大展」,色彩繽紛,引起現場小朋友陣陣驚呼。明天活動還有一天,歡迎民眾一起來看風箏秀。德國帶巨型彩色鮮豔風箏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印度風箏好手Abdulla Maliyekkal,以風箏「Dancing Girl」為主題,一展印度傳統文化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越南傳統風箏,風箏上運載有竹筒,飛上天時發出嗡嗡聲響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美國風箏好手Pon Spaulding與泰國籍妻Baew Spaulding,展出泰國榴槤地景風箏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來自越南風箏好手阮文惟,展出越南傳統風箏,風箏上運載有竹筒,飛上天時發出嗡嗡聲響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活動現場可見不少外國風箏好手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竹市風箏節,8國風箏爭豔新竹漁港天空好繽紛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 竹市風箏節,8國風箏爭豔新竹漁港天空好繽紛。記者郭宣彣/攝影 分享 facebook,
趙姓腦麻男(右二)長大了,
,趙母揹不動,
,換醫師呂紹達(右一)到家看病,
,這段三十多年的醫病似家人關係,
,讓趙母感動。 圖/呂紹達提供 分享 facebook 「他沒辦法來,
,就換我到家裡看診!」新竹縣五峰部落趙姓腦麻男子常生病,
,母親得背他下山就醫,
,如今趙母年邁,漸感吃力;看他長大的竹東內科診所醫師呂紹達得知後,定期上山看診,趙母感動直呼「熱血仁醫」。呂紹達從小看著趙長大,趙稱呂「醫生爸爸」;呂說,卅年來,看著趙從十多斤體重到現在七十多公斤,趙母幾乎背不動塊頭比她大的憨兒,因此走入病患家中。 呂紹達的父親曾是新竹縣五峰鄉衛生所醫師,他小時候常跟著父親到部落看診,自己行醫後,山區醫療並沒多大改善,他也上山看診,即使颱風後落石不斷,還是會衝上山。他曾上山遭遇落石,但從未打退堂鼓,因部落老人家慢性病多,高血壓、中風、血糖都得固定吃藥,「我不能讓病人『斷糧』」。醫師呂紹達到部落居民的家中看病,常常會閒話家常。 記者郭政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呂紹達和妻子蕭麗卿是天主教友,長期關懷部落,有次受在地修女神父請託看診,進到病患家後,惡臭撲鼻而來,才發現這名獨居病患與雞狗同住同吃,環境很差,甚至有天昏倒在門口,幸好當天他按期到宅看診發現,即時救援。呂紹達指出,偏鄉的到宅醫療所見大多是弱勢族群,生活功能非常需要幫忙,雖然路途險峻,但可讓他們在家中得到較好醫療照顧,讓病情有顯著進步。呂紹達每月一次上山義診,看到山區醫療不便。他說,生了病,部落許多人得顧計程車下山看醫生,但計程車來回千元起跳,因此若沒太嚴重的病,大多選擇不就醫。山區老人家多,慢性病得控制,小感冒不注意也會變得嚴重。醫師呂紹達與部落高齡90歲的奶奶聊天,他長期到部落,也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話。 記者郭政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每次醫療巡迴至少半天,到病人家中除了看病,呂紹達還與病患話家常、聊農作收成,從中可以了解病人平日生活環境、飲食、健康,提醒病患在健康上注意哪些事。近十年看診,呂紹達從未收費,即使這幾年政府推居家醫療,他不僅未按規定收交通費,連掛號費、部分負擔也不收,僅向健保局申請居家醫療診治費用,他笑著說:「病人送來自己種的青菜水果,是錢也買不到禮物!」醫師呂紹達到部落居民的家中看病,常常會閒話家常。 記者郭政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 醫師呂紹達到部落居民的家中看病,常常會閒話家常。 記者郭政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,